tor洋蔥頭 免費、開源的程序,可以給網絡流量進行三重加密 并將用戶流
Tor雖然不是網絡匿名訪問的唯一手段,但它是目前最流行、最受開發者歡迎的,可以接入約3萬個暗網,流量占整個互聯網流量的3.4%。
這個免費、開源的程序,可以給網絡流量進行三重加密,并將用戶流量在世界各地的電腦終端里跳躍傳遞,這樣就很難追蹤它的來源。它通過在操作系統后臺運行,創建一個代理鏈接將用戶連接到Tor網絡。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軟件甚至操作系統都開始允許用戶選擇通過Tor鏈接發送所有流量,這使得Tor的用戶可以用任何類型的在線服務來掩蓋自己的身份。
當然,大部分的Tor用戶只把它作為一個匿名瀏覽網頁的工具。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歐美,使用Tor這種工具訪問網絡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數認為這能夠保護自己的身份隱私不被侵犯。
“從‘棱鏡門’曝光之后我就一直使用Tor瀏覽器上網,我身邊很多朋友也都用,并不是為了看那些地下的網站,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身份定位不被人發現。”一位法國電視臺記者告訴第一財經。
Tor的聯合創始人丁哥達恩(RogerDingledine)為“深網”這樣辯護:“利用深網從事的毒品交易、販賣武器和虐童等犯罪活動,與整個深網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據丁哥達恩介紹,現在約有97%的Tor的流量是用于臉書(Facebook)、維基解密甚至正常的新聞網站,只有3%的流量是與所謂的“暗網”有關,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盡管美國政府表面上表示要打擊Tor,但事實上,這個項目正是起源于美國軍方。1995年,美國海軍為了保護船只之間的通信網絡安全、避免被敵軍跟蹤信號,啟動了一項旨在通過代理服務器加密傳輸數據的技術開發。
中國也可能面臨風險
這也是為什么暗網不能被輕松鏟除。
由于設計之初,就已經以不讓任何軟件監測到瀏覽痕跡和IP地址為目的,這個由美國政府親自養大的網站,甚至強大到連設計者自身都無法銷毀。
丁哥達恩認為,現在政府打擊網絡犯罪的手段過于老套,他們希望有一個按鈕,就能隨時終止犯罪活動。事實上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這也不意味著政府就完全沒有辦法。
米特尼克向第一財經記者給出了他的建議。他認為,警方至少可以采取四種措施:首先,潛入與犯罪集團利益有關的目標,監視終端系統(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其次,在Tor軟件中尋找漏洞,實現“去匿名化”;其三,宣布匿名不合法;其四,在Tor里面設置其他的陷阱來實現“去匿名化”。
“對于如何實現去匿名化,美國政府是不愿意公開多談的。”米特尼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舉例稱,此前美國政府曾通過“去匿名化”的方式,抓到一個讓兒童接觸到不良信息的罪犯,但政府最后卻放棄起訴。因為如果要走司法程序打官司,政府首先要公布自己“去匿名化”的過程,這會讓政府陷入“被動”。
而且,美國政府有一些情報專員會侵入企業的電腦體系,通過植入編碼發現漏洞,并利用漏洞改變系統的相關編碼,進行去匿名化來挖掘犯罪分子真實的身份,觀察公司是不是有犯罪嫌疑。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暗網研究報告指出,暗網所構成的威脅不受地域限制,因此中國可能與其他國家一樣面臨危險。報告認為,暗網上可能存在一些中國的違法交易者。
“在歐洲人們認為使用Tor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工具,但在中國原則上是不允許使用類似Tor這樣的深網協議的,因為這相當于是逃避了政府的監管。”國內一位從事打擊網絡犯罪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還透露,中國今年也已部署打擊了一批暗網。
“雖然有專門的工具和平臺,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永遠都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這位專家說道。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