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口訣表-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
1×1=1 | ||||||||
1×2=2 | 2×2=4 | |||||||
1×3=3 | 2×3=6 | 3×3=9 | ||||||
1×4=4 | 2×4=8 | 3×4=12 | 4×4=16 | |||||
1×5=5 | 2×5=10 | 3×5=15 | 4×5=20 | 5×5=25 | ||||
1×6=6 | 2×6=12 | 3×6=18 | 4×6=24 | 5×6=30 | 6×6=36 | |||
1×7=7 | 2×7=14 | 3×7=21 | 4×7=28 | 5×7=35 | 6×7=42 | 7×7=49 | ||
1×8=8 | 2×8=16 | 3×8=24 | 4×8=32 | 5×8=40 | 6×8=48 | 7×8=56 | 8×8=64 | |
1×9=9 | 2×9=18 | 3×9=27 | 4×9=36 | 5×9=45 | 6×9=54 | 7×9=63 | 8×9=72 | 9×9=81 |
乘法口訣表
一一得一 | ||||||||
一二得二 | 二二得四 | |||||||
一三得三 | 二三得六 | 三三得九 | ||||||
一四得四 | 二四得八 | 三四十二 | 四四十六 | |||||
一五得五 | 二五一十 | 三五十五 | 四五二十 | 五五二十五 | ||||
一六得六 | 二六十二 | 三六十八 | 四六二十四 | 五六三十 | 六六三十六 | |||
一七得七 | 二七十四 | 三七二十一 | 四七二十八 | 五七三十五 | 六七四十二 | 七七四十九 | ||
一八得八 | 二八十六 | 三八二十四 | 四八三十二 | 五八四十 | 六八四十八 | 七八五十六 | 八八六十四 | |
一九得九 | 二九十八 | 三九二十七 | 四九三十六 | 五九四十五 | 六九五十四 | 七九六十三 | 八九七十二 | 九九八十一 |
乘法口訣表介紹
《乘法口訣表》是對兩個單元的表內乘法內容所做的歸納整理,它為學生系統掌握這部分知識提供了有力的幫助。用表格的形式將全部乘法口訣整理成一個階梯型表,簡明、清晰、邏輯性強。
《乘法口訣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訣表》、《九九乘法歌訣》或《九九乘法表》,常被稱為“小九九”。現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乘法口訣表》中小的數字在前面,大的數字在后面,所以一般老師在要求學生背誦時也需按照《乘法口訣表》中的順序背誦。
九九乘法口訣表的由來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乘法
乘法的定義:
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從哲學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變導致的質變結果。
乘法是四則運算之一。乘法是算術中最簡單的運算之一。最早來自于整數的乘法運算。
例如:2乘4,就是2增加了4倍,也可以說成4個2連加。
乘號:“×”,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做因數,因數也叫乘數。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叫做積。
例如:2(因數)×(乘號)4(因數)=(等于號)8(積)。
乘法的讀法:
例如:2×4=8,讀作:二乘四等于八
注意:現行課本中,只說“乘”不說“乘以”。要注意和除法中的“除”和“除以”區分。
相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