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擦碰后,男子抖音發視頻侮辱他人被判連續5日置頂發表致歉聲明
案由:駕車撞人后發布辱罵視頻
2020年5月2日,素不相識的王先生與張先生駕車相撞,當地交警認定事故責任為雙方同等責任。事故當天,張老師用事故現場拍攝的照片制作并發布了抖音短視頻。視頻中出現了原告王先生的臉部和其車輛車牌的照片,并配有“你是男的嗎?你媽不配活在XX,我陪你玩到底”。
經公證處公證,2020年5月2日至5月16日,抖音的這段短視頻被點擊270次,轉發4次,評論94次。而張老師在評論里回復“你媽撞了老子的車,居然說是破車。你的車有多好?你不付我錢,你不能就這么算了”,“不是錢的問題,他不懂做人”等等。
王先生認為,張先生的侮辱性和誹謗性言論,以及其他網友的辱罵性和挑釁性言論,對其正常生活和人格尊嚴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據此,王先生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上海寶山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張先生在其APP上向其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律師費、公證費等訴訟費用由被告張先生負擔。
庭審中,被告張先生辯稱不同意承擔賠償責任。
張先生說,當時事故發生后,原告王先生態度非常不好,說:“你怎么了?開破車,信不信我揍你一頓。”他反復說出狂言,所以是原告先說錯了,一氣之下,就發了上面提到的抖音,想讓大家評論一下。綜上,被告張先生請求駁回原訴狀。
法院:連續五天發布道歉聲明
上海寶山法院認為,如果侵犯了人格權,受害人有權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要求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從行為上看,被告張先生拍攝的視頻發布在上,并配有“你是男人嗎,你媽不配住在XX,我跟你玩到底”,確實是對原告名譽權的辱罵和誹謗。
從公證的后果來看,2020年5月2日至5月16日,抖音短視頻被點擊270次,轉發4次,評論94次。至庭審之日,被告仍未刪除該短視頻,侵權行為仍在繼續,對原告王先生名譽的損害仍在繼續。
從過錯角度來看,被告采取的上述行為是一段被砍頭的視頻,并伴有辱罵性、誹謗性文字,主觀上存在過錯。即使是雙方因交通事故糾紛引發的矛盾,也需要雙方通過合法文明的方式解決。
因此,被告實施的行為確實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應當承擔相關民事責任。此外,律師費、公證費等訴訟費是原告為此訴訟實際支付的費用,也應由被告張先生承擔。至于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結合本案及相關證據材料,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上海寶山法院依據民法通則等相關規定,判決被告張先生刪除在發布的侵犯原告王先生名譽權的短視頻,并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首頁最上方連續五日刊登道歉聲明,向原告王先生賠禮道歉(道歉聲明內容需經法院審查。如被告張先生逾期不履行上述內容,本院將選擇一份全國性公開報紙刊登本判決書的主要內容,費用由被告張先生承擔。被告張先生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王先生律師費、公證費共計6000元;原告王先生對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該案判決后,被告人張律師已發布了相關道歉的短視頻。
溫馨提示:公民在名譽受到侵害時應該如何維權?
現行《民法通則》規定了名譽權,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也在第五章第四篇人格權中對名譽權作了專門的法律規定。那么,受害人在自媒體等網絡上認為自己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后,該如何維權?
首先,侵權行為存在的證據要第一時間保存。必要時,可以像上述案件一樣,到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進行公證,固定證據。
其次,與侵權人協商刪除侵權內容,消除影響。如果協商不成,可以提起訴訟。
另外,也可以咨詢自媒體等網絡平臺。網絡服務提供者收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和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來源:深思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