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條視頻播放過億,一個月漲粉近90萬,科普號如何寓教于樂?_視頻號漲粉絲
辣條的油滴在紙上。我該怎么辦?
我看到《這不科學》的視頻主人公米無賢把84消毒液和洗潔精按1: 3的比例混合,蘸了一下,涂在油漬上。經過一系列操作,油污很容易就被清除了。
“不科學。”評論區附上說明:84消毒液為堿性,有利于促進紙纖維中油脂的溶解。此外,84消毒液還能漂白油中的色素,使紙張重新變白。
據“這不科學”賬號負責人吳偉介紹,該視頻在抖音播放量超7000萬,全網總播放量過億。
三年來,“這不科學”分享了很多充滿生活氣息的科學實驗,包括判斷雞蛋保存多久的方法,洗去衣服上的墨水,去除粘在衣服上的口香糖等。
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小竅門,都有相應的科學原理。網友們看完視頻后,不僅能學到技能,還能學到一些知識。
結合新榜的數據工具和吳偉的介紹,剛剛過去的這個3月,“不科學”上漲了88萬左右,其中抖音 34萬,Aauto快一點29萬,小紅書近15萬,視頻數10萬。目前全網粉絲近2400萬。
科研公司匹配科普號,近一半粉絲是“家長粉絲”
吳沒有介紹,2019年之前,公司主要以互聯網開發和科教玩具銷售為主。
“(那個時候)團隊實際上沒有人能演抖音,我們也不會做短視頻,”他說。“我們同事都是程序員,剪輯也是后來學的,工作比較粗糙,就想著可以先有個戲,但也沒抱什么厚望。”
沒想到,“這不科學”的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2019年賬號創建之初,他們就已經確定了賬號的主要目標受眾是6-15歲的青少年,在小學和初中做科普。初心是給更多的孩子帶來科學啟蒙,傳遞科學精神。
這樣的設定吸引了一大批“家長的粉絲”。新數據顯示,該賬號粉絲年齡以31-40歲居多,占比45.18%,其次是18歲以下(17.19%)和41-50歲(15.33%)。
吳沒有談這件事。一兩年前,賬戶里男性比較多,現在數據的天平已經逐漸傾向女性。原因大概是寶媽之間的互相推薦引發了連鎖反應。
《這不科學》的視頻結構簡單明了,讓人一目了然,還能再現視頻中的做法。反匯編是“問題+求解過程+結果”,像一個標準的數學題答題過程。演員基本都是O K(作為提問者)和米武(作為解題者)。
在一個名為《薯片小妙招》的視頻中,歐K問“有剪輯嗎?我還沒吃完我的薯片”和“已經受潮的薯片怎么辦?”,由此引出了米吾的解決方案:只見米吾通過折疊的巧妙構思,先將薯片做成無夾子密封,然后在碗底鋪上一層紙,將薯片均勻倒入碗中,放入微波爐小火烘烤3-5分鐘。“叮”的一聲,比以前更香更脆的薯片做好了。
到現在,賬號視頻已經有了成熟的制作方式,參與者也逐漸穩定:共有6-8人服務于賬號,包括大學教授、短視頻導演、視頻制作人、演員。公司還成立了兒童科學教育方向的40人左右的團隊。視頻里也會有一些其他部門的同事。比如幾乎每一期都出現的“歐K”,就是程序員。
他們將把視頻分發到全網大約10個平臺,其中有抖音、Aauto更快、VideoNo。和小紅書為主要陣地,賬號視頻播放率可達45%以上。
賬戶運營人員娜娜表示,這四個平臺的運營規則略有不同。抖音和Aauto Quicker更注重播放率和互動率,而小紅書更注重封面和標題的曝光度。由于視頻號是在微信的私域體系下建立的,更注重視頻的分享,所以在平臺的算法邏輯下,分享率的權重更高。
實驗難度大,耗時長,科普號優先。
雖然戶口涉及的科學實驗難度不大,但吳偉還是更喜歡理工科背景的人才。比如“在科學認知的情況下,去做導演”。
他們會根據小學、初中、高中水平的科學實驗,以及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東西進行創作。通常先選定一個實驗,然后團隊會討論實驗的具體情況和優化方法。為了鎖定受眾,他們會在寒暑假和國慶假期增加更新頻率,增加“寒假收費計劃”等話題標簽。
但是團隊也會遇到一些瓶頸時刻,比如拍攝視頻最難的一步——實驗。
吳偉說:“畢竟我們是兒童科普,重點是‘普及’。實驗的要求是‘可復制’或‘易模仿’。不能經常做別人模仿不來的很酷的事情。而要保證所有的效果都是真實的,其實是需要很多時間的,一定不是剪輯或者PS就能實現的。”
幾十秒的短視頻,他們至少要4-5天才能完成。在一個叫“前方高能!-196℃的液氮遇到100℃的開水會怎么樣?”視頻中,米五連做了三個實驗,包括將香蕉放入液氮中,將電子產品放入液氮中,將開水倒入液氮中觀察效果。
實驗中,軟軟的香蕉變成了塑料玩具,變得又硬又脆,電子產品因為溫度低而自動關機(注:液氮的沸點是-196℃)。最后,米吾小心翼翼地將開水倒入液氮中,瞬間吹出一大片白霧。
一系列實驗需要多次重復,不同拍攝場地和道具聯動拍攝,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實驗效果。一勞永逸,制作時間就這么延長了。
吳偉還和同事討論了粉色天花板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我們的賬號達到1500萬粉絲并不容易。其實美食賬號的數量還是挺快的,因為它確實是一個大眾化的東西,一個大家都能聯系到的東西,但是像我們這種有針對性的兒童科普,它(受眾)并沒有那么大。”
但賬號粉絲數早已突破1500萬大關,現在的他比三年前更加堅定:“如果接下來再出去,應該能達到2000萬到3000萬的抖音粉絲。”
“這不科學。”78%的視頻在30秒到60秒之間。吳偉說,他們沒有刻意控制時長,足以清晰地表達實驗過程,而且考慮到工作量,團隊制作的視頻都落入了這個時長。
點擊圖片進入新搖一搖查看更多。
這種基于工作量的考慮正好符合短視頻的趨勢,賬號內容也受到了很多粉絲的喜愛。據介紹,截至目前,賬號平均播放量超過2000萬,賬號平均互動量近50萬次。
以各種形式走出圈子,讓科普越來越深入。
《這不科學》的廣告價格在10-30萬之間。但是,團隊并沒有主動尋求廣告機會。用吳偉的話來說,就是“像一座孤島”。有些品牌按照商家的聯系方式,也會進行多維度的篩選。
一般來說,有賬號合作的品牌優先考慮品牌廣告,追求品牌知名度超過商品數量,如安踏、沃爾沃、飛利浦等。,與他們有過合作。
目前團隊也和中信出版社達成合作,共同制作一套科普漫畫,一套6本,預計六七月份出。同時,團隊還將通過視頻、動畫、圖書、音頻、課程、玩具等多種形式,不斷向兒童科普領域滲透。
把廣告和實驗結合起來“是不科學的”
他們歡迎同類型賬號主交流,也愿意邀請其他博主訪問。隨著賬號的發展,吳偉還在考慮孵化更多的兒童科普賬號和角色,比如老師、虛擬角色等,減少賬號對單一出場角色的依賴。“畢竟我們是做兒童科普的,成人的形象和內容不那么匹配,所以我們會用谷歌的動作綁定技術做一個虛擬形象,可能一兩個月就開始用了。”
目前以《這不科學》主角米吾為原型的IP《科學少年米吾》正在孵化中,賬號急需更換。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