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更需要“抖音神曲”過濾器_抖音神曲
來源@視覺中國
文|道總有道理。
“你有邀請碼嗎”?去年某社交軟件突然爆了,因為找碼難。圈內人悠閑地在朋友圈曝光邀請碼,圈外人則試圖進來。會所成了區分“上流社會”與否的試金石。
同樣,字節跳動似乎也搞砸了。
2月28日,有消息稱汽水音樂在小米應用商店上架,隨后在接下來的周末登陸iOS平臺。提前體驗這款產品,需要邀請碼,但是沒有馬斯克的名人效應。互聯網人對蘇打音樂的興趣遠沒有Clubhouse那么瘋狂,而且這次字節跳動的內部人員也需要邀請碼才能下載,這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內部員工下載不了測試,外部人員沒有邀請碼。
刻意保持神秘,吊足用戶胃口,還是對汽水音樂不抱太大期望?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字節跳動的音樂夢想一定離不開抖音的《神曲》。
抖音神曲《播放器》
如果有人體驗過蘇打音樂,一個明顯的感覺可能是這個播放器更像是抖音的“衍生品”。打開蘇打音樂。該產品主推電臺、個性化推薦、同步抖音、百萬曲庫四大功能,擁有播放、發現、家三個一級入口。默認的音樂播放界面是視頻,渲染效果和騰訊音樂下的MOO music、wave music很像。如果不想看視頻,產品支持背景歌曲播放。
相比其他在線音樂產品,汽水音樂有兩個最直觀的區別:一是汽水音樂配備了豎屏視頻,可以像抖音一樣上下滑動切換歌曲;第二,目前平臺只推單曲,不推薦歌單或專輯。
此外,它還有一個突出的功能,那就是同步抖音,即用戶在使用抖音時,可以通過點擊短視頻的配樂鏈接,直接跳轉到汽水音樂來收聽完整的曲目或者跳轉到app store下載汽水音樂。同時,用戶可以生成歌曲、歌詞和背景的卡片,分享到包括抖音在內的其他社交平臺,還可以制作相應音樂的短視頻內容。
這與字節跳動針對海外市場推出的音樂產品Resso如出一轍。在海外,抖音和雷索已經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生態。依靠前者的導流,后者擁有1000萬日活躍用戶。顯然,字節跳動也想在中國復制“撮合”抖音和雷索的游戲。
然而,與抖音的深度綁定似乎讓蘇打音樂更像是抖音神曲的“播放器”,而不是感人至深的音樂產品。
一般來說,一個合格的音樂產品,既要滿足大眾對流行音樂的普遍需求,又要能讓不同喜好的用戶找到小眾的好音樂。但如果汽水音樂僅僅定位為抖音神曲的“播放器”,一方面產品可能無法覆蓋抖音以外的用戶;另一方面,抖音神曲與小眾音樂格格不入,難以滿足用戶對音樂的個性化需求。
字節跳動確實有算法的優勢,但是在曲庫不夠的情況下,算法的價值很小。
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隨著抖音神曲的爭議越來越大,它放在音樂產業鏈上能產生多大的商業價值也成問題。抖音神曲和短視頻一樣,是內容市場的“快銷品”,而優質的音樂和音樂產品需要經得起沉淀,才能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神曲”留不住音樂生態
去年年底,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公布了一份年度十大熱門歌曲名單,無一例外都在抖音走紅,而這些歌曲背后的歌手,除了王靖雯,都有“抖音音樂人”的身影。某在線音樂平臺的熱門歌曲和歌手都是來自其他平臺的“禮物”,這讓騰訊音樂這個行業巨頭頗為尷尬。然而,對于字節跳動來說,推出自己的音樂產品,這無疑是一個直觀的優勢。抖音神曲早已證明了其在整個音樂市場的獨特競爭力,并且由于其“流水線式”運作,更容易被批量“生產”,持續創造流量。
當然,字節跳動進入音樂領域,肯定不會停留在一個播放器,而是音樂產業鏈上的一個關鍵節點,比如內容制作、出版業務、版權運營。從這個角度來看,抖音神曲在音樂產業鏈上的局限性可能會逐漸顯現。
抖音神曲流行,多以BGM片段的形式,依附于短視頻、剪輯視頻、游戲等視頻媒體,視覺優先,聽覺次之。這是短視頻音樂和純音頻音樂最大的區別。所以現在很多用戶的聽歌習慣都被改變了。他們在刷短視頻時被一首歌的片段演繹所吸引,然后主動在音樂平臺上搜索完整版。
但一個普遍的感覺是,在沒有視覺加持的時候,聽完整版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平淡無奇,迫不及待地進入歌曲的高潮。
這就帶來了一個現實問題。用戶愿意為這樣的抖音神曲買單嗎?
一個抖音的深度用戶說,有一次抖音偶然聽了一首歌,旋律很朗朗上口。隨后抖音給她推薦了更多以這首歌為背景音樂的視頻,這首歌也成為網易云音樂上循環次數最多的單曲。但當被問及是否會為抖音的《神曲》買單時,她表示很可能不會,甚至羞于表露對這首歌的喜愛,直言“抖音的《神曲》畢竟有點低俗”。
歌曲不受歡迎也是抖音神曲的“通病”。比如《紙短情長》的使用量達到600多萬,而原本唱深海魚子醬的抖音粉絲只有16.9萬。看了年度十大熱歌的歌手,大眾幾乎不知道。
在傳統唱片時代,唱片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版權收入,二是唱片公司通過包裝歌手、廣告、演唱會賺取服務費。比如摩登天空,公司收入最大的部分不是版權收入,而是草莓音樂節。無論是演唱會還是音樂節,都需要以歌手的知名度為基礎。另一方面,短視頻音樂,如果字節跳動要深入商演等下游環節,歌手不紅的局面可能很難帶動消費者的購票欲望。
一位抖音音樂人在她的歌曲走紅后收到了一些演出邀請,但演出現場的觀眾并不認識她。比起抖音神曲的歌手,她更想成為一名原創音樂人。
當然,對于音樂的變現,抖音可能會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線上,比如直播,這已經成為抖音音樂賬號最直接、最穩定的變現方式。但當蘇打音樂獨立出來后,音樂人的直播業務屬于平臺還是抖音,關系到蘇打音樂的盈利前景。
用戶更喜歡抖音神曲的“濾鏡”
去年,在浙江衛視一檔名為《天賜好聲音》的音樂綜藝舞臺上,歌手金池表示自己的一首歌突然走紅,但這讓她感到不解。金池說,“我對音樂市場的審美有點困惑,”我身邊的胡海泉安慰她。“每個人都有這個困惑。”音樂家們早就習慣于質疑和批評抖音的神曲和熱門音樂。國語音樂的輝煌為音樂人創造了一個理想的音樂國度,他們無法理解這個被數據和算法控制的音樂時代。
用戶呢?《抖音神曲》的火爆,歸根結底是抖音龐大的流量基數和高效的算法分配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歌曲的創意來源于數據解讀的大眾情緒,通過公司的專業制作,最終將歌曲回饋給用戶消費。也就是說,抖音神曲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產生的,但是我們真的喜歡或者需要抖音神曲嗎?
去年“年度十大熱門歌曲”發布后,在微博平臺相關話題中,網友幾乎壓倒性地質疑這些抖音神曲榜單的資格和作品質量。主流的說法是,他們錯過了曾經聚集優質歌曲的華語樂壇,抨擊了現在粗制濫造甚至抄襲的現象。
這些“批評家”中有許多抖音的深度用戶。在知乎上,一個問題早就有了——“你為什么卸載抖音?”在下面的回答中,很多人除了對《抖音》部分內容傳達的扭曲價值觀感到厭倦,對短視頻造成的時間浪費感到感慨之外,還表示極其相似的內容配上《抖音神曲》,總是幾條爛大街,原本抖音帶給他們的新鮮感也沒有了。
另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并不討厭抖音的神曲,而是討厭內容完全抵觸bgm,跟風用抖音神曲當bgm的現象。
《抖音神曲》的制作和發行機制對網絡音樂乃至整個華語樂壇都有很大的影響。它動搖了產業鏈上游的音樂人對音樂創作的話語權,削弱了他們的創造力,以他們的發行能力將這些神曲推向流量的中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但是這些現狀對用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帶來了一種找不到好歌的焦慮。因此,他們越來越排斥抖音神曲。
從本質上來說,從主動搜索到被動洗腦,抖音也沖擊著用戶在音樂領域獲取優質內容的能力,讓用戶不自覺地接受“喂食”。
蘇打音樂的消息剛在網上傳出時,一種說法是,這個音樂軟件終于給了抖音神曲一個“新家”,但從長遠來看,蘇打音樂要做的是避免成為抖音神曲的“大本營”。一個充斥著抖音神曲的音樂劇產品,很可能成為轉瞬即逝的音樂劇“暢銷品”。當抖音《神曲》的泡沫消散,誰還能記得?
【鈦媒體作者簡介:陶總是講道理的,曾經是互聯網和科技圈的新媒體。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同名: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任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轉載。】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