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沉迷下鄉,60天漲粉1400萬,“男版李子柒”張同學能火多久_抖音鄉愁和李
文|財經世界周刊張夢怡
編輯|楊杰
梅子的風波還沒有停止,打造“下一個梅子”的運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在不到60天的時間里,抖音賬號粉絲數已經超過1400萬,相關話題視頻總播放量達到45億次。“張同學”徹底火了。看東北光棍“張同學”的農村生活,也成了很多“城里人”的愛好。
在抖音短視頻中,張理著最普通的平頭,穿著一雙天鵝絨迷彩解放鞋,開著一輛三輪農用車。乍一看,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中年男子。但無數粉絲表示,他的視頻能給人一種生活的氣息,勾起無數人對童年、鄉村、家園的回憶。
回歸農村,鄉土真實,當初網友用來形容李的各種“標簽”如今都貼在了張的身上。
張同學為什么會“生氣”?他發布的視頻中流暢的剪輯、技術化卻又人文的攝影風格,一度引發全網影視圈、剪輯圈、MCN專業人士的分析解讀。一時間,關于張背后是否有團隊,是否是“職業隱士”的猜測不絕于耳。
也有人推測,張的走紅背后,必然有刻意的流量加持。對于流量增長紅利即將被吃光、逼近流量天花板的抖音來說,擁有一個現象級的“專屬IP”顯然意義重大。值得玩味的是,《鄉土氣息》同學張這次在走紅,也在努力下沉市場和農村題材內容,在“鄉土氣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張同學》是誰創作的,他能否不負之志,成為下一個李或丁真?
“男版”張,你能學會嗎?
像許多農村人一樣,張會在枕頭下放一雙襪子和一把刀子,把家里的鑰匙藏在窗臺上的舊布鞋里,或者偷偷在書頁里放一張鈔票。無論是一碗雞蛋花加開水,一粒六味地黃當早餐,還是在地窖里挖白菜做豬肉燉粉條,他的視頻都非常適合農村的生活環境。
這是一種“粗糙而平凡”的生活,卻透露著一絲溫暖和幸福。視頻中,張某養貓養狗,養雞養鵝,還經常約上三兩個街坊朋友喝酒吃肉。去鎮上的超市,他也能多次邀功。這些內容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很多人對“中國式田園生活”的想象。
(來源/抖音截圖)
”張的家里貼滿了港星的海報,還有花被子和窗簾。我還看到了水箱、水瓢和縫紉機。這些細節在過去是非常農村的。他面對鏡頭很自然,甚至刷牙吐白沫,吃飯嗆到咳嗽。這些動作都是可以捕捉到的,再加上快節奏的攝像機,就能給人一種代入感。他有七八分鐘的視頻,但我可以一次看完。”生活在一線城市的“80后”肖琴說,他也是張的粉絲之一。
10月4日,張發布了第一段視頻。短短十天,他的抖音漲了600多萬。到目前為止,張在的粉絲數量已經超過1400萬。
許多網民認為,張視頻中打動人心的是他對黑土地的熱愛和回歸簡單樸素生活的感情。情感博主“一個人的莎士比亞”評論道:“與每天生活在房子和車子壓力下的人相比,他把時間帶回到那個時代。流動的日常,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過去,是我們懷念的簡單純粹的幸福生活。他用一個單身男人的獨居生活,把對生活的熱愛融入到每一頓飯,每一粒六味地黃丸,每一口噶舉肉里。”
也有博主說,張的拍攝技巧背后,有“滿滿的張力,孤獨的溫暖,無言的傾訴,每一種情感都踩在都市人的情感共鳴上”。在他看來,看似寒酸的外部環境折射出張內心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但張的爆火和張藝謀的電影在國外獲獎有幾分相似,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現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正在以一種新鮮感觀看張的原始和簡單的農村生活。
然而,張的快節奏和逼真的視頻技術給很多粉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網友說,他的視頻每一個鏡頭都能準確的踩上音樂的節奏,連喝水都有三個分鏡頭。手法很細膩,“看似粗糙,實則精細”。
來自影評人團體的成員“科莫愛小葉”詳細分析了張的一段視頻。他發現,這段視頻中186個分鏡頭的平均時長只有2.27秒,而以快切著稱的港片《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的平均鏡頭時長為1.35秒,奧斯卡獲獎影片《諜影重重》的鏡頭長度不到2秒。這也意味著張的視頻拍攝水平“堪比好萊塢大片”。他還表示,張的視頻還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稱視角的分鏡設計、高頻快切、J型剪輯、情感空鏡頭,既有科技感又不張揚,形式與內容配合得很好。
當《財經天下周刊》問及業內對張視頻的評價時,一位業內人士忍不住稱贊道:“張的視頻大多是短鏡頭敘事,內容不難,但背景音樂選得很好,很有感情。他用精致的敘事拍攝了農村粗人的單身慢生活,讓人有一種對比感。”
因此,在張走紅之后,圍繞其身份的爭議和猜測與日俱增。例如,有網友發現,在的畫像中,張拿著一本《文學理論基礎》,他的書柜里陳列著魯迅全集和外國文學書籍。視頻里的配樂是德國歌曲,可以推斷他文化程度很高,不是普通農民。隨后又有網友聲稱要“扒掉”張的“真實身份”,稱其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導演系,不僅與《掃黑風暴》的導演、《嗨,媽媽》的編劇是同學,還出演過《小姨多賀》、《黃大年》等多部電視劇,是真正的專業人士。
也有攝影界人士認為,視頻中那么多鏡頭,張一個人完成不了,稱“背后至少有20個專業團隊在操作,策劃、攝影、剪輯、宣傳、推送,水平很高,缺一不可”。
還有人質疑張有炒作之嫌:“遼寧營口的農民都住小平房。視頻顯示的是90年代的平房,說明這只是一種拍攝道具。所謂‘張同學’,不過是為收割流量而建的個人樓。”
在輿論的重重追問下,張近日對媒體回應稱,自己是農村人,結婚多年,有一兒一女。但“九年義務教育還差一年”并不是網上流傳的“研究生學歷”,也沒有學過專業的編輯培訓。所有拍攝內容都是一個人的手機拍的。
(來源/抖音截圖)
對于視頻質量為什么這么高,未來會不會商業化的問題,他表示自己一直從事幕后剪輯和拍攝,目前的農村單身生活題材是經過四五個題材修改的。“自從張的賬號紅了兩個月,我還沒賺到錢。以后我會繼續保持初心,拍農村題材,賣家鄉的農產品。”
反正張是出了這個圈子了。在的創作者們模仿張的拍攝技巧,制作了他們自己的生活紀錄片。一時間,“張異地求學”遍地開花。有人拍下了自己在城市的單身生活,有人拍下了帶著三胞胎去貴州農村的一天,還有人記錄下了自己創業搬磚的生活,并為這些視頻配上了張的動感背景音樂。
《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截至目前,話題“模仿張”的播放量已達1271萬。與此同時,張的相關話題“BGM(背景音樂)對學生有好處”、“大賞田園生活”等多次登上熱搜榜。
在另一位業內人士看來,“張的走紅有點像去年的丁震,給人一種返璞歸真、喜出望外的感覺。丁震去年之所以能紅起來,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想到藏南高原還有這么漂亮的小伙子。現在大家都沒有想到生活在農村的人,可以通過鏡頭把農村變得這么有趣,這也給人一種對比感和驚喜感。再加上媒體的輔助,他的名氣已經從單一的視頻平臺推向了更廣泛的受眾。”
為什么是,而不是更快,使張受歡迎?
但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在平臺走紅的張老師,在“家鄉味大本營”Aauto Quicker反響平平。目前,張在快的汽車平臺上的粉絲數量只有80萬左右,還不到粉絲數量的十分之一。其中,最受關注的視頻“豆腐哥”有5.8萬個贊,而這個視頻在抖音平臺上有212萬次觀看。
為什么“土氣”的張校友會在更受歡迎而不是汽車更快?畢竟,Aauto Quicker擁有最大的農村“老鐵路”基礎盤,也是最早記錄農村生活視頻的平臺。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Aauto Quicker之前基本被網絡名人的主播家族壟斷,新網民“興風作浪”并不容易。現在,在a auto faster的“去家族化”策略下,包括吳兆國、鐵扇蓋、土爺在內的“原生網絡名人”都在向抖音遷移,尋找新的流量增長點空。
另一方面,張的內容和節奏其實更符合平臺的調性。廈娛文化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其實張的鏡像動作和節奏是‘很’的,超前,內容豐富,寫實,但并不‘低’。大部分Aauto Quicker的‘老紐帶’其實并不適應張的節奏,也不會有耐心看這么長的短視頻。”
“很多‘老紐帶’只不過玩Aauto更快,這恰恰說明他們對這類內容‘不感興趣’。一些不限于Aauto quickless的‘老鐵’可能已經在抖音刷過這個內容了,在Aauto quickless看到后不會重復對它的好評和評論。而其他平臺看到他在抖音火了就不愿意繼續追了。因為這無異于幫抖音籠絡人心。”他補充道。
然而,短視頻播音員何進認為,張的人氣離不開平臺的流量支持。“從算法機制來看,如果內容力量足夠,意味著它的播放數據會很好,那么抖音的算法會根據播放量、重播率、點贊、評論、轉發分享等條件,將其推送到更大的流量池。”何進也說,“沒有的支持,沒有平臺限制它的電流,張做不到。如果能孵化出一個獨家的超級IP,抖音可以擁有更多的流量和新用戶,張燦也能分得一杯羹,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在Aauto Quicker中很常見的農村題材,在抖音還是比較空白的。“張同學”的走紅也意味著不再掩飾爭奪“農村流”的野心。
抖音下鄉,PK阿auto更快
對于平臺來說,張和他帶來的下沉用戶意義重大。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流量紅利的消失,抖音的收入增速正在放緩。據了解,從2019年到2020年,抖音 DAU從2.5億增加到4億多。但有媒體報道稱,2020年后,截至2021年9月,抖音 DAU數量已增至6.4億,其中主站約5億,極速版1.4億。主站DAU無明顯增長,增長主要由極速版帶動。
在一二線城市移動互聯網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下沉市場的價值日益凸顯。根據Quest《2020下沉營銷洞察報告》顯示,國內移動互聯網下沉市場用戶數量已經超過6億。與非下沉市場用戶相比,其人均移動互聯網使用時長更長,增長更快;下沉市場增長最快的App是泛娛樂應用,短視頻是最突出的一個。報告認為,這也說明下沉市場的用戶空閑時間更多,互聯網普及率低,用戶增長空間更大空。
近年來,抖音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據卡思數據發布的《抖音下沉市場分析》顯示,抖音三四線下沉市場用戶占比已經達到52%。有業內人士表示,“之前抖音的用戶都是年輕人,以Aauto faster的三四線城市用戶為主,但現在兩個平臺都在引導和吸引缺失的用戶。目前三四線城市用戶日活5-6億元,抖音無疑會關注這么大的用戶群體。”
抖音下沉市場的農村題材內容已經進入爆發期。今年6月,抖音發布的“三農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農村視頻總播放量129億,農村視頻創作者收入增長15倍。今年4月,抖音還推出了“新農民計劃2021”,總投入12億流量資源,從流量扶持、運營培訓、現金引導等方面為三農內容創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張的很多視頻還帶了“新農民計劃2021”的話題。截至記者發稿時,該話題累計播放量已達724億,張的多個視頻均在該話題熱門視頻之列。
(來源/抖音截圖)
在平臺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抖音涌現出一批農村題材的網絡名人。“走梅子梅子之路”成為抖音的新潮流。比如拍攝貴州當地美食,擁有900多萬粉絲的《鄉愁周周》,擁有600多萬粉絲的《南平80后農民彭傳明》,擁有1800萬粉絲分享湖南邵陽農村生活的網絡名人及其妻子《牛愛芳的小春花》等。
在張走紅之前,反映東北小城漠河愛情故事的《漠河舞廳》已經走出,紅遍網絡。原本走“精致新潮”路線的抖音和充滿“土氣粗糙”風格的Aauto Quicker已經越來越模糊,用戶也越來越重疊。
無論是這些鄉村網絡名人的走紅,還是張同學的走紅,都有賴于對“現象級專屬IP”的渴望和流量焦慮。
然而,張龍·佟的學究能生氣到什么程度,還是一個問號。多位MCN業內人士表示,抖音的算法機制非常依賴內容,網絡名人的更替和過時頻率非常快。即便是擁有數千萬粉絲的老牌網絡名人,也難逃生命力短暫、流量下滑的命運。
“張要想火下去,就需要內容迭代。也就是說,當他找到了節奏感,他就要有持續迭代的能力。畢竟觀眾容易厭煩。”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張的視頻很真實,也很有技術含量,但他缺乏一定的個性,沒有讓人看出他自己的立場是什么。他的‘簡單生活’風格是否能被大家的審美所接受,也是一個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張的賬號頭像)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允許,請勿從任何渠道或平臺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來源:香港服務器租用 http://www.558idc.com/st.html歡迎留下您的寶貴建議】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