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類短視頻素材哪里找 知識類短視頻的發展方向
每個人喜歡的短視頻內容都不同,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喜歡看知識類的短視頻解說,這一類視頻也越來越火。那么知識類短視頻素材哪里找?知識類短視頻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知識類短視頻素材哪里找
Lindian
傳送門:https://www.2amok.com/?r=86926
這個網站擁有海量的科普類視頻素材,包括科普、講解、講課、黑板、動畫、課堂和醫療等類型的科普素材都有,相信總有你想要的!
Wantu
傳送門:https://www.wantuju.com/?r=15078
這個網站擁有海量的科普類視頻素材,包括動物科普類視頻素材、健康生活科普視頻素材、軍事科普類視頻素材、科普冷知識視頻素材、地球科普視頻素材和垃圾分類科普視頻素材等!
知識類短視頻的發展方向
知識共創:公眾參與短視頻創作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泛在化的知識使其生產和傳播的主體不再局限于專家學者,社會各界“術業有專攻”的人群都參與進知識互通互聯的構建當中。目前,抖音平臺將知識類短視頻按具體內容分為以下六類:科普類、考學類、才藝類、職場類、生活類、母嬰育兒類。凡在該平臺持續發布相關主題的賬號,都可認定為知識類抖音短視頻的傳播者。近年來,抖音平臺知識創作者數量從2018年12月8日的1.8萬名,累計發布超過300萬條知識類短視頻,到2019年12月2日萬粉創作者超過7.4萬名,累計創作短視頻超過1985萬條,擁有巨大的“量”的飛躍。
按照主體形式的不同,知識類抖音賬號可分為官方賬號和知識達人。官方賬號作為專業知識傳播機構,一般擁有較高的學術權威,在抖音平臺的知識傳播體系中擔任著重要角色。以“中科院物理所”為代表的官方抖音賬號,其短視頻內容包括精彩授課片段、街頭采訪、劇情短片等,視頻短小精悍,風趣幽默,吸引了眾多粉絲的關注。抖音知識達人也有著較為優異的表現。@向波老師的化學課共有1.3億的播放量,@只露聲音的宮殿君和@玩骨頭的盧老師均有不錯的成績。
內容特點:生活知識化
從抖音平臺的整體內容調性來看,知識類短視頻使日常生活知識化,使隱性知識顯性化,拓展了“知識的邊界”。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讓知識重新以“口語”的形式進行生產和傳播,令普通人也能夠參與其中,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長,豐富知識傳播的內容。
@玩骨頭的盧老師把吃過的黃燜雞、燉甲魚、北京烤鴨的骨頭,重新拼貼復原成完整骨骼,為大家講解背后的進化知識,這是典型的使日常生活知識化;自稱在知識的海洋里狗刨的@柴知道,把熱點事件背后的硬知識用有趣的方式講出來,這屬于使隱性知識顯性化;還有默默講述中國文化@只露聲音的宮殿君,與大家分享故宮里的小趣事,使冷知識得到熱傳播等等,豐富的知識內容,使我們看到一個知識的普惠和分布式發展的未來。
根據抖音2019年度數據報告顯示,抖音最受歡迎的知識門類分別為美食制作、語言教育、學科教育、職業教育和知識科普。由此也可看出,與生活場景緊密聯系的知識類內容受到了最多關注。
傳播模式:算法驅動的商業邏輯不利于知識傳播
將做好的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一鍵發布后,這條短視頻究竟會經過怎樣的算法分配抵達用戶的面前?
抖音平臺會為每一條上傳的新視頻自動分配一個初始流量,算法會根據視頻的點贊數、評論數、轉發數和完播率,判斷該視頻是否受歡迎。結果若為“是”,那么平臺會自動分配第二次傳播,經算法加權后將視頻投放進更大的流量池,而當第二次傳播仍有良好反饋,該視頻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推薦。
知識類短視頻是否在算法推薦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優待?筆者親身測試,在抖音上新注冊了用戶,關注了若干熱門的知識類賬號和娛樂賬號,且在二者數量基本為一比一的情況下,大約以1分鐘瀏覽一條的速度翻閱“推薦”頁1小時,知識類內容番看到的條數為12條,娛樂類內容33條,其他內容9條。知識類內容推薦的頻次低于期待值。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知識類賬號相較于娛樂類賬號普遍粉絲數較低,因而在算法加權推薦中并不占優勢;
2.知識類賬號因內容制作周期長,更新頻率低,因而即便關注了賬號,可能其最近生產的內容熱度早已過去,不再被投入流量池中。
以上就是知識類短視頻素材哪里找 知識類短視頻的發展方向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