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發瘋文學”成熱搜,又一場互聯網文學狂歡_林黛玉進賈府文學理論
“林黛玉的瘋狂文學”最近成了網絡熱搜。微博中,有1.3億讀者,5.3萬討論者;在抖音,男性版林黛玉的瘋狂文學文案、林黛玉的瘋狂語錄、林黛玉的瘋狂聊天等話題,激發了網民的創作欲和模仿欲。《紅樓夢》經典文學形象林黛玉歷經數百年,參與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從而成為一種有趣的網絡文化現象。
網友:
“梗文化”的網絡文學狂歡
“反正我拿的工資那么少,還得24小時左右給人打電話。”“這個聊天是我一個人的,還是其他女生都有?”“我怕被另一個妹子纏住,所以不理人。”“看,我又在畫餅了。如果我相信了,我怕我會痛哭流涕。”……這幾天有網友總結收集了“林妹妹的瘋狂文學”,像文學寶藏一樣傳播開來。
但是,看到林妹妹的熱搜,有質疑者,“為什么要把瘋狂放在林黛玉身上”;有些人對此很反感。“你能不發瘋嗎?很不舒服”“侮辱林黛玉”;有人憤怒,“真正的經典可以被千人踐踏以示優越,沒有人維護”;有開心的人,“真讓人笑死”;從業者都有。“我想試著用林黛玉的瘋狂文學和朋友聊天。”“林黛玉的狂文學太好用了。”
這個有趣的現象也引起了語言學家的強烈關注。《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說:“林黛玉的瘋狂文學?不要把文學庸俗化!”他覺得說“瘋狂”有點夸張,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說是一種“文學”就有把文學庸俗化的嫌疑。
在TopKlout Crowley看來,林黛玉的“瘋狂”行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瘋狂”。通過網絡文學這種形式,是一種更委婉、更恰當的自我情緒的“調侃”表達。類似于大家熟知的《YYDS》《絕爵子》《拿去》《凡爾賽》等等。每一個新的網絡文學現象背后,都在不斷豐富著人們對網絡世界的文化興趣,也記錄和見證著網民在網絡世界的文化創造力。
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任曉輝認為,網民模仿林黛玉的語言不會成為語言發展的常態化,它的出現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一些地方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遏制和管控階段,家里網民比較多。每個人都需要一些樂趣來增強生活的樂趣。”
語言學家:
說“瘋狂文學”?夸張!
這個有趣的現象也引起了語言學家的強烈關注。《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說:“林黛玉的瘋狂文學?不要把文學庸俗化!”他覺得說“瘋狂”有點夸張,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說是一種“文學”就有把文學庸俗化的嫌疑。
黃安靖分析,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所謂“林黛玉瘋狂文學”屬于戲仿,一種說話方式,或者造句方式。“模仿”就是根據已有的語言形式臨時創造一種新的語言形式。根據仿擬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仿擬、仿擬、仿擬等。
黃安靖認為,《林黛玉瘋狂文學》模仿的不是一個詞或只是一句話,而是一組句子的組合,可以看作是“話語”,因此可以歸為“戲仿”。“就是按照林黛玉那種廣為人知的說話方式,能敲‘人心’,說一套新的句子(即話語),來表達她在我心中的獨特感受。因為惡搞的結果是一組句子,一段文字,也就是一段文字,很容易讓網友變成‘文學’。但稍加思考,就能發現文學的元素有很多,是完全缺乏的。”
黃安靖說,其實“戲仿”一直存在于話語表達中,比如之前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的“知音式”、“甄嬛式”,等等。都屬于這種造句方式,都是利用大家熟知的或通俗的話語材料,創造新的話語形式,表達獨特的心理感受。
在黃安靖看來,“仿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造句方式,在語言生活中無處不在,也是推動語言發展的重要動因。“不管是尹稚式、甄嬛式還是黛玉式,我覺得都是一種積極的說話方式,沒必要苛責。”
紅學專家:
細讀課文,看更全面的林妹妹。
對于紅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說,《林黛玉瘋狂文學》的出現并沒有讓他們感到意外。正如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任曉輝所說,林黛玉這個經典的文學形象是立體而豐富的,她有自己的熱搜體質。一方面,拿出來討論,還是挺有話題性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主編陶偉也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內涵豐富的經典。每個時代的讀者都會對《紅樓夢》有獨特的理解,有時代的特色。甚至對每個人來說,在不同的年齡讀《紅樓夢》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不同的體驗。”她總結說,最近流行的黛玉式、林黛玉式、黛玉狂式,都反映了讀者對林黛玉敏感、自我、直白、犀利的語言的捕捉和展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充分體現了《紅樓夢》作為文學經典的影響力,也顯示了讀者對林黛玉這一經典形象的關注和喜愛。
在陶偉看來,大家都抓住了林黛玉敏感、巧的嘴,有些犀利卻率真可愛的特點。就像書中李姐姐說的,“真林的嘴比刀還厲害!”薛寶釵道:“姑娘之口,不可恨也不可愛。”她認為人們對林黛玉性格的模仿和展示是很有趣的。其實是黛玉把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吐槽或表達出來,這種坦率而犀利的表達方式,帶來了很多樂趣,也引發了很多思考。
“黛玉的瘋癲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符合當今情感表達的需要。但我們不能只著眼于黛玉的這一特點,而忽略了對林黛玉這一文學經典形象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陶喆建議大家可以看紅樓夢原著,看專業研究者對林黛玉形象的解讀。“那你就知道林黛玉是一個具有豐富思想內涵的文學經典形象。紅樓夢中的每一個美都有缺點,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立體的,這就是曹雪芹人物塑造的美。”陶偉認為,書中的林黛玉純潔熱情,才華橫溢,追求獨立自由,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在最后一個封建時代產生的新思想、新形象,具有跨越歷史的永恒藝術價值。而且,如果你細讀文本,你會發現林黛玉除了委婉、敏感、犀利之外,還與人平等,善良、友善。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盧據
編輯:金立偉
過程編輯:郭丹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