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的“黑話”:00后“混圈”社交“通行證”_00后黑話是什么意思
你不懂的俚語:00后可以用社交“通”“飯圈”的暗語來交友。陌生人更了解自己,在圈子里交朋友,尋找同類。
0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早、更方便地接受新信息,接觸新事物。相對于90后的內部分化(主流、非主流、殺馬特、葬愛),90后有更強的一致性。他們的創造力與無限的網絡共存,他們實踐著“沒有墻壁的維度”。
在眾多00后學生創造的虛擬精神世界中,“語言圈C”就是其中之一。所謂“語言C”(語言cosplay),就是用語言進行角色扮演。
在C圈,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條款。比如:“皮”(指扮演的角色)、“皮氣”(指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小劇場”(指語言C的活動中別人提供的一個場景)、“paro”(背景設定)。這些圈子里的既定規范,讓00后在C語言的圈子里有了歸屬感,更吸引他們的是,C語言的題材不僅取材于電視劇、電影,還涉及游戲等熱門話題。
C語言按方向可分為原語言C和迷語言C。原始語言C可分為古代語言C和現代語言C,古代語言C可分為宮斗、柜斗、玄幻等題材,現代語言C可分為酒吧、夜店、幫派等題材。同系物C可以分為ACG(動畫、漫畫、游戲,狹義的二次元)、小說、電影、歷史、明星等。根據內容,而且圈圈的極其清楚。
每個語言C圈都有一套獨特的語言。00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加入其中,可以從“純白”(指C語言初學者)開始“混圈子”。00后對新朋友的要求很明確,以“同道中人”交友為主,無論是QQ群、微博、貼吧、豆瓣、嗶哩嗶哩、抖音,還是制服圈、漫畫圈,都是他們的“混圈”陣地。
學術界對這一現象給予了關注。、朱、孫等學者的研究表明,00后社會生活中"俚語"的形成源于對書面語和口語的改寫和縮略,以及對網絡語言的模仿、捕捉和接受,成為他們在日常生活創造、使用和傳播中自我表達、情感宣泄、身份建構和身份尋求的重要工具。
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想象一種語言就是想象一種生活方式。”對于00后來說,社交俚語作為一個新的語言世界,意味著一種新的、圈層的生活方式。對此不必大驚小怪,但需要關注其發展趨勢和非主流價值取向,必要時加以引導。
半月談2019年第18期
記者:童婷
如果您的問題還未解決可以聯系站長付費協助。

有問題可以加入技術QQ群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vip會員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VIP群(50604020) PS:加入時備注用戶名或昵稱
普通注冊會員或訪客 請加入無憂模板網 技術交流群(50604130)
客服微信號:15898888535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站長刪除。